您好,欢迎进入天花板循环扇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热线:

020-88888888

优化教育布局 共享优质资源

发布时间:2024-04-29 05:29人气:

原标题:非凡十年·数说首都教育丨优化教育布局 共享优质资源

  2022年9月26日,北京学校举办了以“喜迎二十大,拼搏向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体育节。

  关键词: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让每个孩子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是党和国家为人民办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以增强百姓教育获得感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出发点,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全面加强薄弱校建设,大规模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规范义务教育入学秩序,推动区域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各区教育资源结构趋于实现合理化,逐步满足老百姓家门口上好学校的愿望,达到了“一去二三里,名校四五家”的格局,生动展现了落实教育公平的决心和力度。

  数说

  截至2020年12月,北京全市共有本区中小学教育集团175个,覆盖独立法人中小学643所。

  截至2020年12月,北京全市共有跨区中小学教育集团103个,覆盖独立法人中小学113所;全市共有学区133个,覆盖独立法人单位1134个。

  目前,北京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0%,普惠率达到88%,普及、普惠程度大幅提升,入园难问题基本解决,入园贵问题有效缓解。

  近年来,北京通过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持续规范入学办法,在“资源优质”和“机会公平”上同时发力,小学、初中的就近入学比例均达到99%以上,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优化布局 一批批新建校投入使用

  2022年9月,海淀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一批新建校投入使用。随着中关村一小科学城分校、北京市育英学校科学城分校、北京十一中关村科学城学校等一批学校开学迎新,海淀北部地区新添8640个中小学学位、6330个学前学位;同样,在北京东部,北京市平谷区农业中关村学校投入使用,北大附中原校长王铮任校长……新学年伊始,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顺义、平谷等多区传来新学校规划建设和投入使用的好消息。根据规划,今年全市将新增2万个中小学学位,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各区新建校投入使用,为老百姓入学提供了新的选择和机会,也体现了区域教育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实施教改组合拳,提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增加新学位,满足老百姓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盘点过去10年来的教育发展过程,每当媒体公布新学校建设情况,都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新建校也因硬件条件好、师资力量强、办学思想先进而成为当地优质教育资源的代名词。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优质的教育资源正化为甘霖,滋润每一株嫩芽,更多孩子享受到教育均衡发展的红利,拥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多措并举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覆盖

  长期以来,首都教育以“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好学”为目标,持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做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

  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从纵、横两个维度,努力实现“存量盘活,增量推进”:纵向主要是打通学段,建设一体化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和推进九年一贯对口直升改革、实施名校办分校、构建城乡一体化学校等;而横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主要举措,采取“学区制”“一校多址”“教育集团”“教育集群”“协作区”“联盟组团”等方式,积极扩展优质学校的服务半径,提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总量。

  截至2020年12月,北京全市共有本区中小学教育集团175个,覆盖独立法人中小学643所;跨区中小学教育集团103个,覆盖独立法人中小学113所;全市共有学区133个,覆盖独立法人单位1134个。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两种扩增模式,学区制和教育集团为提升就近入学率和缓解“择校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扩容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北京还推动26所高校对口支持56所附中附小建设,市、区教科研部门对口支持30所中小学发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实施“高参小”体育美育项目,引进20所高校和7个高水平艺术团,支持143所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此外,还探索向社会力量购买优质教学服务,引入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这些措施明显加快了一般校成长为新优质校的速度,使首都基础教育更加优质均衡。

  师资建设 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重要保障

  2022年5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中心小学与延庆区大榆树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团队的老师们实施空中教研,共谋线上教学策略,探究线上教学方法,共享两校团队教育智慧,共促两校教师成长。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这一空中教研新模式,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而这也是教育系统在特殊时期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典型案例。

  在当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措施中,除了加强各地各校硬件的标准化建设外,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重要保障。

  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导向,北京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坚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干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搭建优秀干部教师成长的助力平台,通过开展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特别是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都可以参评正高级职称,打通了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尤其是建立了中小学教师绩效奖励激励机制,重点向承担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任务中、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突出成绩的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倾斜,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切实增加教师的获得感。同时,促进区域内师资力量均衡配置,推动义务教育校长、教师在区域、城乡、校际间合理有序流动。一系列举措,为构建优秀的教师队伍提供了持续而又稳定的保障。

  特别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北京自2021年9月开始启动首批干部教师交流轮岗,今年则在全市16区全面铺开。教师轮岗让更多的学生“共享”名师,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推动教育公平而带来的教育“福利”。

  资源共享 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

  资源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变革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发展的主旋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拓宽了受教育渠道,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北京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从市级、区级两个层面共同入手,通过空中课堂、双师课堂等“互联网﹢基础教育”等项目,形成了一大批共享资源,缩短区域、城乡、学校的差距,推进了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特别是“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北京市积极推动课后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大力推进数字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建设“北京教育云”,构建全市优质数字资源共享服务体系,深入推进空中课堂、双师课堂、融合课堂“三个课堂”建设,让数字教育深入赋能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个性化发展、多维度评价。

  2022年3月,《北京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发布。规划指出,到2025年,北京教育信息化将实现“七个全面”的发展目标。通过科技赋能教育,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升教育质量,助力减负增效,促进教育公平,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描绘了广阔前景,也为满足每个孩子的多元化成长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责编:郝孟佳、孙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020-88888888

平台注册入口